廣播35週年聽友會記實 - 大愛網路電台

首頁 聽友會 廣播35週年聽友會記實
廣播35週年聽友會記實
活 動 :大愛廣播三十五週年聽友會
日 期 :2020/11/16
時 間 :14:00 pm ~16:00 pm
地 點 :人文志業中心
主 題 :天上人間 好快樂
攝 影 :蕭耀華、葉樹姍
文 字 :凌涵沛、張云瑄、張嘉玲
入秋的午後,今天(2020/11/16)卻是金色陽光遍灑大地的好天氣,關渡人文志業中心二樓法音館正進行「大愛廣播三十五週年」聽友會,透過網路科技,天上、人間相輝映著,來自全臺八十多位聽友及志工們坐滿全場,一起沈醉在此刻快樂的氛圍中……
從1985年11月16日,「慈濟世界」廣播節目開始在臺北天南電台播出,為慈濟第一個電子媒體,致力傳遞人間真善美,2005/9/1,全新的大愛網路電台開播,從此慈濟廣播有了專屬的播送平台。「只要手指輕輕一點,全球即聽見大愛。」從克難的傳統廣播至今走在最先進的大愛網路電台,已三十五歲!
◎ 空中結好緣
    六在聽友會未開始前,有二位忠實鐵粉早已安坐在會場靜靜等候著,他們是今年四月在FB認識的張香及江濟徹。張香常看到江濟徹為自己的分享按讚,多次後不得不回應一番,倆人開始有了互動,發現彼此聊得來,尤其對大愛電台節目都很喜歡,見解及看法亦雷同,從此張香尊稱小她五歲的江濟徹為「師伯」,因為張香認為自己做了二十多年的慈濟會員,還在門外徘徊,不如已走入慈濟十年的江濟徹。
    經營宜蘭民宿的張香,年輕時即常吃素,今年已五十五歲的她因身體有些狀況,除了從電台中得到很多健康資訊,並受江濟徹的影響,開始完全茹素,令她感覺心情及脾氣都變好,人也清爽起來了,打算聽從江濟徹建議走入志工行列,為自己打造一條慈悲心路。
    遠自嘉義來的江濟徹,2010年受證慈誠,在當兵時的輔導長如今是大愛台內戲劇二部的同仁,時常到大愛網路電台主持<耳目一新開麥秀>節目的陳光隆,因輔導長的因緣而點進大愛網路電台,從此愛上了它,半年多下來受益匪淺,江濟徹感恩的說,每天都很快樂,有了法的滋潤更覺得自己精進許多。
◎ 撐起一片天
    主持人費品玗介紹廣播團隊上臺時,將全場氣氛帶到最高點。九位帥哥美女由五年級到八年級一字排開,各年齡層展現不同的氣質與智慧,配上天生的好聲音,團隊一起撐起與聽友們空中的一片天,令人讚嘆!
    代表大家致歡迎詞的廣播部副理張嘉玲表示,感恩第一代主持群的傳承,35年來,廣播媒體面臨很大的挑戰,因有大愛台內的主管帶領著團隊突破思維,不斷地成長,由傳統走向數位化,做節目同時即在充電,更要與時俱進。
    每天早上跟大家道早安的<大愛來點名>主持人林美蘭,在三十五年中即佔了二十六年的廣播生涯,上人的法伴她走過人生困境與低潮,她很感恩在慈濟中得到很多的愛,也看到很多愛的故事,期盼能當聽友的心靈加油站。
    資深同仁陳怡君,擔心今天會場人不多,全家人力挺都來到現場加油。爸爸因寶貝女兒在大愛臺,也走入慈濟為慈誠。怡君在家中所得到的愛,在廣播中以温言暖語與聽友們温馨互動!
    年輕的張云瑄與潘韋諭,都是慈濟大學的獎助生。自慈濟大學在學期間,就選定要做廣播。張云瑄表示,大愛廣播就像噴香水,因時間長短而有不同的味道,每一時間點,都能讓身心靈得到最好的幫助。
    一開始,讓大家看得目不暇給、意猶未盡的< 2020年回顧>影片,是潘韋諭剪輯製作,如今的廣播可以聽得見、看得見,需要結合視覺影像,期待自己在影片上能更精進。
    李志明由忠實聽友變同仁,林聖芯則是網頁編輯,都是團隊的絶佳後盾。
    潑的高菁霞比喻團隊每一個人都是八爪章魚,一心要多用,不僅做一件事,期待每天能做好八件事。她以甜蜜的聲音告訴大家,在這裡她們找到人生的另一伴;原來團隊七位女生中竟有四位,在慈濟圓滿了她們的好姻緣,也令她們家庭、事業及志業都能一起顧好,用幸福的聲音傳遞美與善,相信其影響力無遠弗屆,讓世界各角落都充滿著愛。
◎ 心的力量大
    十年前由美回臺的清修士鄒裕儒(靜儒),從花蓮來到現場分享製作「心的力量」節目的心路歷程。在她人生遇上很多關卡時,因上人的法指引她走過難關,讓鄒裕儒發覺每個人都要有這種智慧法語的好友在身邊,適時給予力量。所以當七年前接到邀約,要做「心的力量」節目時,雖然不知可否有時間能投入,但想想臺中慈院的簡院長比自己都忙還能作節目,更應努力管理自己時間,努力為大家做一些事。
    此時,正值全球疫情嚴峻,「心的力量」是一個用英文發音,讓不懂中文、不知道臺灣、不知有慈濟的人共同走入英文的靜思世界。當聽眾分享他們因這節目了解上人的法,而知如何思考、如何渡過難關,令主持人很感動也給了她繼續做下去的力量。
◎ 緣深在慈濟
    「愛在西拉雅」主持人王寶裕,以前是一位商業電臺知名主持人,必須賣藥。但現在的他,很有智慧地將節目型態轉換成每一天有不同主題呈現,如勵志小品分享、介紹音樂、教英文、做環保、生活知識及美善新聞等。
    2012年母親節,寶裕因無法回澎湖為母親過節,在電臺中播放一首歌送給母親,不久一位聽眾打電話進來:「即然不能回去,我帶你去浴佛。」從此牽起了寶裕的慈濟緣。為了培訓辭去電臺工作,2014年受證,因他的聽眾緣很深,很多人都因他而走入慈濟。
    一直是耀眼的外場主持人,過去是時尚大哥,衣著華麗,嚐遍人間美食的寶裕,如今最常穿的是慈濟志工服;在「愛在西拉雅」中介紹慈濟人文,推廣素食,分享上人靜思法語。寶裕說:「慈濟種子是累生累世種下,慢慢地被引導走入慈濟來,又接回來做廣播,一切都是緣。」
◎ 大愛臺主管們也在活動中給予勉勵
    前交通部長蔡堆董事,回憶早期廣播的影響力。當時大愛廣播所製作的「渡」錄音帶,是慈濟委員接引會眾的傳法工具「無數的錄音帶度了多少的師兄師姐,在過去沒有電視網路的時代,廣播是一項很棒的工具,傳遞上人的法」。
    王端正執行長一路看著廣播部同仁成長,從慈濟台北分會時期到關渡人文志業大樓矗立,35年的廣播歷程,從志工發心投入到專業同仁職志合一「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代表著「薪傳」,希望一代一代傳下去,將慈濟美善的聲音傳遞下去。
    葉樹姍副執行長,與廣播情感深厚,以其豐富廣播、電視、文化的跨界專業視野,帶領廣播部團隊。不僅催生在中廣流行網播出的「用心深呼吸」節目,更親自主持引領廣播部同仁走向實體電台與網路直播結合的融媒體概念。
    大愛廣播主持節目的兩位副總監也獻上祝福。常在上班開車時收聽廣播部製作的「真心看世界」節目,蕭毅君副總監不僅是忠實聽友,也獻”聲”主持大愛網路電台「笑談人生」節目。回顧2005年銜命協助規劃大愛網路電台的建置,大愛廣播是最早用網路做直播,當時候使用的FLASH技術,在今年停止更新,但是蕭副總監表示,大愛廣播不會停歇,會一直繼續下去,將法流傳。
    增加大愛網路電台的知識性內容,何建明副總監與楊憲宏顧問共同主持「站在時代的渡口」節目,面對日新月異的AI智慧,節目主旨為啟發閱聽者對於科技的了解與觀念,何副總監分享「現在的社會環境就是像在一個交叉的渡口,必須去抉擇往哪條路走,而面對時代變化,只要跟著上人走對的方向就對了。」
    今天二個多小時的聽友會,除了各級主管上臺勉勵外,更有遠自美國總會的二位資深志工參與及分享,也有北加州線上的祝福,最後在各奬項頒奬聲中圓滿第十九次的大愛廣播聽友會,期待三十五年後走得更燦爛、更成功!
總數
0

 

 


CopyRight @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歸財團法人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Powered by ezb2b2c